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69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的“一,二,三”和元极图都描绘地宇宙万物生成模式,但两者既有同也有异,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从两者的比较中可以看到元极图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和苏轼的诗文中都表现出“旷达”的人生态度,然而二人的“旷达”却同中有异。陶渊明明白了官场的黑暗和世态的炎凉,放弃了仕途,转而寻求田园生活的快乐,于通透中展现着安乐;苏轼则为兼济天下等待了一生,为寻求生存,他只能淡然地看待一切,在期盼中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于高职语文教学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核心内容,为高职语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生活教育理念,属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重点内容,为教师提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且提出教育应当紧密贴合生活。文章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及生活教育思想,为高职语文教学带来的启示,并提出具体的语文教育指导对策,希望进一步促进高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以及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本以唐代名史学家刘知凡为中心,探讨了传统史家权力意识的历史和化根源,着重分析了史权与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势力间矛盾冲突的原因和表现,同时也对这种史权意识在刘知几身上的特殊表现了作了一定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面对中国自近代以来的日渐衰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陶行知二人分别从文化救国、教育救国的角度出发,进入乡村教育领域,走从乡村教育入手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由于从事的领域相同而角度不同,其乡村教育思想就有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并且对当代农村教育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独立自由与平等而产生的民主主义,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灵魂。陶行知主张民主与开放的精神,主张打破学校围墙与社会的隔阂,这与现行教育的体制和理念无疑会发生冲突,如果不推行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的民主改革,明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只能柬之高阁。  相似文献   
7.
从陶行知研究信息需求及所涉及学科、类型和年代范围分析,文献数据库、工具书、网上搜索引擎和各类信息资源的检索,检索策略的优化等几个方面对陶行知研究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前老子时期“道”语词的发展及哲学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于考察老子同时代以及之前“道”这一语词及其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考察它的原始义以及后来的各个衍生义,由此把握道从日常语词发展为哲学概念的完整过程。其具体包括:(1)“道”包括道路、引导在内的原始含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2)方法义;(3)社会法则义;(4)道德义;(5)自然法则义;(6)更为普遍的规律或法则义;(7)由原始而发展的言说义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老子之前或同时,关于道的语词内涵发展所已到达的进度,了解老子“道”的哲学的概念准备,了解前人为老子哲学所奠定的观念甚至是思想基础,并了解前老子之道与老子之道的内在连接。完全有理由这样说,老子的道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产生的。是前老子时代关于道的丰富理解或认识构成了老子“道”的哲学的坚实概念与思想基础。老子所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向着抽象与系统高度的辉煌一跃。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总的说来是与世推移、自然延伸,虽不乏争辩、怀疑和否定,但似乎总缺少一种反躬自身的主体意识;近百年的中国美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更像是“西方美学在中国”。“道”这一传统美学的中心范畴,受到关注由来已久,但在其初始,如何从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向作为美学层面上的“道”生成转化、以及转化的中介环节是什么,却少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10.
试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深刻批判封建传统教育的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调查和实践 ,创立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核心内容的生活教育理论。学习、研究陶行知的这一理论 ,对推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